摄影美学东拉西扯

何经棠

完稿于新西兰因应疫情封国期间 (二零二零年五月)

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;学术引用,请遵从学术守则。

下篇: 规律及实践篇

摄影影像源于光通过镜头而产生,所以原始影像 (RAW image) 是遵从有规有矩的科学规律所形成。由于科技进步,这原始影像可以无限变化。在数码年代,摄影可以经过三个主要步骤:首先是以相机拍摄影像;次是数码影像编辑,俗称后期电脑编辑;最后是影像的输出。无论是那一步骤,目的都是把弄 ‘形’ 的光、影、色、调、质的视觉效果,使神有所居,意有所达。

暗 · 明

我辈摄影人大都庆幸生得逢时,见証摄影技术由化学转向数码的革命,走出那密不透风充斥着化学气味的暗房 (在香港俗称黑房),重见天日,享受那亮丽的明房工作环境。记忆犹新,我第一份摄影工作是整天困在暗房中,曾经因赶死线,七十二小时不停在暗房里印晒照片 (除吃饭、如厕外);亦有由于客户不满意,尝过重复印晒同一照片三个月之久;那难忘的苦中乐。

人到中年时,却经历了摄影科技的革命,以前那套方法不行了,犹如习武者被废武功。除却摄影光学理论外,一切从头开始学习,也由于当时数码科技在迅速改进中,刚学懂了的亦经常被废了;当然苦,却乐甚。数码蜕变的过程,最为闹哄哄,争吵不断。但完成过渡之快速短暂,令一众措手不及,争吵声很快便归于平静。即时性是数码摄影普及化的特质;即拍即看,无需等待;照片的 ‘成与败、好与坏’ 即时可见,即时改进,即时重拍,即时决定成果。这个即时性,大大提高了大众摄影的水平,也无情地将摄影人的专业及魅力褫夺了。

时至今日,明房数码科技成熟了,暗房却又迎来重生的迹象,有可能重夺光辉和魅力;我对明、暗取舍的话题兴趣不大,毕竟我已经弃暗投明,不会走回头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透 · 视      

摄影影像的构图,是遵从镜头光学原理的一点透视,意即只有一个消失点。最简单的理解,是画面中不同景物的相对比例,是依据其与相机的距离对应,越近便越大,越远就越小,而画面中景物的相对比例,决定画面的透视感,相对比例越大,透视便越夸张,消失点亦越明显。但这概念经常被误解为镜头焦距越短 (视角越广),透视便越夸张 (或变形大);镜头焦距越长 (视角越窄),透视的夸张相对地减少 (或变形小)。正确的理解是镜头焦距越短,画面纵深感越广阔;镜头焦距越长,纵深感越短窄;但最重要的是相机与景物的距离,决定画面透视效果。所以出色的摄影人会很勤快地走动,先决定了相机与被拍物的距离,才改变镜头的焦距,去决定画面的构图及涵括范围。举个简例,相机与人的距离在一米半与二米之间,人的面部轮廓是最接近正常的视觉比例,是拍人像照的理想距离。这亦解释了现今 selfie 的美学特色,由于自拍距离限制于半米多一些,而女仕们多喜欢从稍高的角度拍摄,效果是额与眼睛因较接近相机镜头而相对地变大,构成三角的畧显消瘦面形[1]。

数码摄影的后期编辑制作,使惯常影像的一点透视起了革命,当将数张影像合成为一,便出现了类似国画的多点透视。美学是没有标准的,亦没有对与错及好与坏,美学是反映某时、某地、某群体的社会意识形态。摄影技巧有规矩可依,但摄影的创意,却是源于对规矩的颠覆 (守、破、离 [2];learn the rules, and break the rules);是因意制形而已。

把弄透视,目的是穿透困视, 穿越我们的视觉限制 [困] ,将有限的画面伸延 [穿] 至外,引发无限的想像。     

[1] 后期电脑编辑除外。

[2] 参考 ‘上篇: 哲思及策略篇’ 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光 · 影

有光才有影,光源 (light source) 的特性与角度,决定了投影 ( projected shadow) 的质感及形态。聚光 (direct light) 下的影,耀眼分明;散光 (diffused light) 下的影,含蓄柔弱;变化在于聚散两者之间。无论是捕捉自然光、营造人造光或融合两者,创意都是在把弄光影所构成的影像基因 (DNA) ,包括构图、立体感、层次、色调、质感及气氛等等。由于光注目,我们经常忽略了影,所以把弄光影,应该先寻影再看光。不要混淆这现塲实景下的 ‘光源、投影’ 与其转化为摄影影像中的 ‘光、暗位’ (highlight & shadow) 。光源、投影是因 (cause) ,光、暗位是果 (effect)。快门一按决定了影像的基因,后期电脑编辑,只是将某些基因的比例作出改变而已。任何电脑编辑高手,都不能或不会将影像的基因彻底改变,不然这影像已经不是摄影影像了。

摄影影像的成败,取决于按下快门一刻所构成的影像基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透 · 反

数码摄影及其他媒体的盛行,注定了纸媒体的衰落。

在数码年代,我们将在日常反射光 (reflective light) 下拍摄的景象,转化为数码影像,在透射光 (transmissive light) 下观看,偶尔才印制成照片。

现今我们终日溜覧数码显像器,无论是从手机、电脑或电视机,乐此不彼地接收那破坏视力的透射光;渐渐地我们忘却了日常反射光下的实景。

显像器透射光下,影像的色彩,耀眼夺目、过度饱和夸张,十分讨好;对比反射光下,实景的和谐踏实、细致的色彩,却显得黯然失色。制造商因应我们喜好透射光亮丽的 ‘虚拟色彩’,便各出奇招,为讨好我们,简化及操控了摄影后期电脑制作和影像输出,我们只需要按下快门,其他的无需兼顾。渐渐地虚拟色彩变成了现今流行的色彩美学指标。虽然一些摄影人仍然有所坚持,但在数码年代出生的年青一辈,对虚拟色彩已欣然接受。

怀念纸媒体年代,在反射光下观看的照片,那和谐、踏实、细致、忠于实景的感觉,及不同纸质所带来美感差异的惊喜。 这种感觉,现今只能够从参观博物馆或美术画廊展览才可获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色 · 调

数码摄影革命的迅速完成,色彩管理是主要功臣。简单概括,色彩管理是操控色彩的还原准确度,由于是一门深奥、易学难精的技术操作,普罗大众一般都接受制造商设定的虚拟色彩,变成了现今流行色彩美学的集体标准。

如果不甘心被集体美学所操纵,便要夺回色彩管理的控制权。稍有接触影像编辑软件的摄影人,都会熟悉色彩[3] 主要由三个元素组成:色调 (Hue)、彩度 (saturation/chroma) 及亮度 (brightness/lightness) 这三个元素的不同比例,构成无限的色彩。

我们无时无刻观照客观世界万物的表象色彩,而渐渐沉淀了一些个人主观的色彩感知,同时亦与他人达至一些客观的感知共识,而不同民族,在不同时间的意识形态转变下,亦间接影响了色彩的主、客观认知差异。但色彩只是万物的 ‘形’ 态表象,调子却是 ‘神’ 之所在;调子 (tone[4]) 是透过层次、光暗位对比 (contrast) 和比例 (proportion),通过色彩的配合而感受的,色与调是二而为一。色调[5] 融合和变化主要由以下元素所支配:

高低调子 (high & low key) 是画面构图光位与暗位的比例,光位比例大是高调子,散发着乐观、活跃、灿烂的情绪或气氛,暗位比例大是低调子,传达低落、静寂、深幽的情绪或气氛。

层次光暗对比 (detail’s highlight & shadow contrast) 是层次之间的光暗对比,光暗对比越大,层次便越少,感觉激动、旺盛、分明、粗糙;光暗对比越小,层次便越多,感觉安静、平和、隐若、细致。

色调浓淡 (saturation) 受历史影响,由于摄影技术发明初期,只是黑白或单色,没有色彩,因此淡色调 (desaturated) 通常引发出时间的距离感,相对而言,浓色调 (saturated) 透发著现代感。

色调冷暖 (色温,colour temperature) 普遍受大众认识,暖色调表达热情、开朗、轻松、快乐、积极;冷色调传递冷漠、封闭、沉重、忧郁、消极。

我们经常只追求这些色调元素在画面中的清楚划分,而忽略了这些元素之间的融合和平衡。

寓意乐观的高调子,可否同时传达那一丝丝的深沉低落感觉? 反之,可否在静寂深幽的低调子中,隐现积极的动力? 画面中不同部份的层次,可否共存有不同的光暗对比? 能否摆脱或混淆淡浓色调的时间感? 有没有忽略了冷中带暖或暖中带冷那耐人寻味、萦绕不散的暧昧感觉?

还原色调的准确度是工匠的层次,颠覆我们主观或客观的色调共识,开展无限可能,要诀在于不着迹、不过度,恰恰便可。      

[3] 这里不是讨论不同的色彩科学性原理,只是选取重要及被普遍运用的元素作讨论。

[4] 调子 (tone) 与色调 (Hue) 有异同之处,虽然二者都是主观而达至客观理性共识,但调子是个人的主观感受。

[5] 色彩学是一门跨越科学理性及感性认知的学问,这里的谈论只是一些偏重于情感传达的个人主观创作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虚 · 实

观看图像需要一个载体,现在最流行是透过数码显像管观看;显像管提供一个与观者保持距离及只可匆匆观看的 ‘虚’ 像;将影像印制成照片是可观亦可触,照片不单是图像的载体,且成为图像一部份,将图像转化为一个 ‘实’ 像,提供了一个引人逗留、徘徊的亲和空间,拉近图像与观者的距离,使观者可尽情投入、深切思考,从而促进意念的领悟。

在数码年代,印制照片并不局限于用化学冲晒方法,亦可以在纸张上喷墨;纸有厚薄、光哑、粗滑、干润、冷暖等种类;纸的不同质感,及对光反射程度,能使图像生机显现;而墨有浓淡、纯浊、固脆, 经过数码喷墨技术,墨与纸的碰撞与融合,扩阔及丰富了观赏摄影图像的美感经验。

印制照片是逆环保,所以有必要严格挑选值得印制的影像,以减低地球自然资源的浪费,不然,就会像我们现今将大量的垃圾数码图像放上云端,无必要地加速破坏环境生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逸 · 藏

画家吴冠中认为 ‘逸’ 是个人的内在主观,不受客观环境局限;而将个人的主观与客观世界统一,及反影于作品是 ‘情真’,他亦提出貌合神离之说,可理解为虽然作品的个人主观世界飘离了客观世界,但两者仍然和合,所以情真。

摄影影像是通过光学投影而成,欠缺绘画媒体的天马行空自由度;怎样冲破摄影记录客观现实的规限,飘得远远,逸得情真?

要逸先藏,摄影人通常犯了一个错误,是太过专注于工匠的卖弄,追求完美的构图、曝光、形状、色调等等;工匠过于着迹有形,流于无神、不逸、欠情真。藏工匠是创作的实践,不是放弃工匠,是将个人工匠的修成,转化为内歛的养,滋润着创作的实践。犹如出色的习武者、舞蹈家、音乐家、艺伎等,他或她们表演时超越了经年累月积聚下来的工匠,匠在而神逸,达至情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写 · 摄

画家齐白石的虾画作,神态生动,寥寥数笔,便传达了虾活在水中逍遥游逸的感觉。他观察了不同品种的虾多年,领悟到不同品种的虾的不同身体结构,及游水动作姿态;他画的虾是混种的,他将不同品种的虾的部份身体,拼合成形神区在的‘情真’ (吴冠中) 混体虾,是他的 ‘似与不似之间’ 画作理论和实践方法的根源。

数码摄影改革了化学摄影的只凝聚一瞬间的困局;通过选取及拼合,数码摄影的实践方法,可以将同一或不同画面的多瞬间融合,亦可以是多瞬间的局部融合; 数码摄影不单可以是 ‘摄’,亦可以是 ‘写’, 犹如写画。可以写便可以天马行空,游走于似与不似之间,画面的可塑性无限扩大。现今数码摄影的通病是过份不似,飘得太远,形可观而神消失了,欠缺情真,变成了只是炫耀工匠的作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俗 · 淡

在数码摄影年代,普罗大众无需深思,一切付托予科技既定程式,每天机械化地产生了大量千篇一律、浮夸的俗艳 (kitsch[6]) 影像,俗艳的可爱在于能瞬间地猎取摄影人或被摄者的欢心,一切毋须深究;现今摄影人习惯不停地拍摄照片,同时间不停地即时删除照片,那些被保留的 ‘霎眼娇’ 影像,内容可能不同,但大多散发着夸张的色彩丶构图及过分数码 ‘美秀’ 效果,盛载着摄影者与被拍者 (或观者) 即时的欢愉满足感,不需耐看,即时消费了便可。俗艳不是坏品味,只反影现今数码年代的集体思想、习惯、行为等等的摄影流行美学。

淡的影像是安份从容,不取悦,不抢眼;淡,平平无奇,不受时间规限,淡淡地引导观者的好奇心,不断思考,因而耐看。

淡的实践不难,淡其形,淡其色调,淡其意,淡而化,淡而逸;淡得恰宜,飘得远远,情真便可。淡形、淡色调是视觉效果的淡;淡意、淡化 (转化) 是感觉,犹如吃白粥,那淡的滋味,只可以细味品尝,不可言喻。     

[6] Kitsch 源自西方美学理论,形容那些被普罗大众所喜爱接受的复制工艺品。Kitsch 误导消费者产生一瞬间不需深思的感情联系 (Walter Benjamin, Roger Scruton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静 · 动

数码相机流行一物两用,可以拍摄硬照和动画,静的摄影与动的动画,是两个不同的视觉媒体。

动画的沟通是回顾性的,它通过一连串瞬间的影像移动,去叙事传意,带引观者追随影像的变化后,思考及理解;硬照与观众的沟通是观照性的,它通过凝聚某一刻,或并合不同瞬间,去叙事传意;动画的传意凝聚于画面的变动过程中,硬照的传意却凝聚于静的一刻。无需比较静与动这两种不同的美感经验,重要的是摄影影像静的内容,需要经得起观者的不断探究,所以画面的视觉元素、结构经营,务要十分严格,因为它是无所遁形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客 · 主

任何创作的主体与背景客体均存在基本关系,主体是主导性的,客体是辅助性的;主体承载着意念,客体是加强或突显意念的表达,这是老生常谈的跨文化共识。主、客不分,普遍认为是创作大忌。有客无主的作品,没有内容,有主无客的作品,缺乏说服力;关键在于平衡主、客的分离与融合。主、客身份有序、清晰是主流,因易看易明,适合瞬间的形达,例如广告影像,目的先要引起注意,意达通常是经过重复的视觉轰炸。若主、客身份无序,暧昧隐䀲,引导观者自我寻找,虽不迎合主流影像的沟通方法,却耐看。随主流容易,逆主流、破常规困难,但却是创作之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取 · 造

摄影实践方法有两大主流:取景 (photo taking) 与造景 (photo making);取景是拍摄存在的环境 (客观世界),比较客观;造景是将存在的环境再作安排或是创造一个人造环境,俗称摆拍,比较主观。摄影的主、客观关系,错中复杂,纠缠不清,所以无论取景与造景,都是摄影人对自然存在的客体,在创作上主观的取舍:取舍什么,取舍的原因,怎样取舍,取舍的成效;是内容、意念、方法及结果的有序或无序的取舍;是摄影人与客观世界的精神交流后作出取舍,是 '神取造化' 创造及变化的实践流程。

在按下快门那刻,摄影人明白到摄影走不出主观困局,因此,若说摄影是客观的记录,只是一个神话,取景与造景皆是主观的取舍决择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混 · 序

多数民族都形容天地初开时是一片混钝无序,是经过存在万物的互动而渐渐凝成一个有序的世界。混钝无序是原始、自然、任性、随意及不经意的;有序是人为、刻意、造作、有规格及有目的的。混钝无序之美是拙美,人为有序之美是巧美;初生婴儿之美是拙美,婴儿经过装扮后的美是巧美,我们大都惊叹及欣赏初生婴儿的拙美,但却对婴儿装扮后的巧美有不同意见。拙美是保持自然生成及未经人为改变的状态,是大众有一致共识的美感经验,接近庄子形容的大美。

制作摄影影像是有序的,是摄影人利用依光学原理制成的摄影工具,及对拍摄对象的刻意经营而成;画面的内容,不论原本是无序或有序,都被转化为有序,所以画面的客观世界,无论怎样混沌都变成有序的混沌,因此摄影影像所提供的美感经验是巧美,未能成就拙美。若要巧中求拙,可调整我们的摄影实践心态,要诀是无论是拍摄、后期制作或图片输出的每一过程,皆保持自然、任性、随意及不经意的混沌无序心态,使作品巧中见拙之美自然流露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风 · 光

中国人称拍摄风景照片是风光摄影,以感受气的流动与光源的变化,来形容实景的客观世界;风与光的瞬间碰撞,成就了静止景物的千姿万彩形态。这意象式词汇,直接指出风光摄影的成败,在于捕捉那风与光瞬间碰撞的变化。

现今大部分被评定为失败的风光图像是平平无奇,意即影像内容只有我们熟悉的形而无神,没有令人惊喜赞叹的感觉。渐渐地,少有、难得、有异于平常的景象,成为评定风光影像的重要准则。数码摄影编辑软件的硏发商,洞悉市场的需求,制造了大量偷天、换日、移云、变彩、化调的奇异 ‘风光’ 预设程式;利用这些手到拿来的数码程式而成的虚拟真实景象,比真实的更摄动人心,这些不需苦心经营、巧美俗艳的风光影像,现今已经泛滥成灾。    

风光摄影人皆明白一步一风景的道理,每移动一步,都遭遇另一新景象,所以摄影角度的取舍,需要不辞劳苦、耐性、全情投入地体会客观世界。现今流行航拍,一切由飞行摄影机代劳,拍摄者轻松自在,航拍影像的鸟瞰感觉,满足了我们自由自在的幻象,犹如庄子大鹏的逍遥;说白了这只是大地在我脚下、高高在上的超越真实 (hyperreal) 感觉。航拍只是一个拍摄方法,选取异于人类视平角度而已,俯瞰角度有其独特视觉效能,例如慑人的崇高壮美感觉等;回归本源,首先需探究航拍是否最适合的方法。

混沌无序、没有人为修饰的拙美景观难寻,但仍是风光摄影人心之所系,坚持不惜一切,不辞劳苦,耐心等待风与光碰撞时千变万化的瞬间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固 · 化

观察幼儿成长的学习行为很有启发性,幼儿经常表现出成人觉得很愚蠢天真的即兴行为,同时他或她会观察及模仿成人的行为,渐渐地对周遭有所认知。这是人类好奇心与经验的碰撞,继而沉淀成固定的传统共识;由于好奇心的驱使,固定的共识,会被不停地探讨、质疑而永无休止地变化。摄影创作亦如是,需要经常保持好奇心、即兴而不固守经验;创作实践时可以兜路,不选择最短的或最容易的已知途径完成,兜路是偏离经验,结果往往有始料不及的惊喜,兜路是破的实践,是化固。

中国艺术评论,经常形容作品 ‘有气’,气是源于艺术家的创作好奇心。